宋代皇帝与三隐潭龙王

北宋仁宗皇帝赵祯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噩梦,梦见自己被敌人追杀,他逃进一个山谷里,后有敌兵前无去路,正惶恐间,有一位白胡子老头引着他逃出虎口。皇帝向老头道谢,并问他有什么要求,白胡子老头说,请给名山龙王赐一道御敕。皇帝一觉醒来,梦境历历在目:青嶂壁立,飞瀑如练,群山环拱,风光旖旎。但不知名山的方位在哪,于是令画工把梦中所见的地形绘成图画,上朝时让文武百官辨认。

自晋代以来,奉化雪窦山便是秀甲天下的游览去处,山上的瀑布群尤其出众,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青睐。宋代著名诗人、散文家如梅尧臣、王安石、曾巩、秦观等都到过奉化雪窦山,并留有隽永的诗文。王安石《观雪窦山干丈岩瀑布》诗:“拔地万重青嶂立,悬空干丈素流分,疑是玉女机杼挂,映日还成五色文。”梅尧臣咏《三隐潭》诗“山顶出飞泉,落落鸣寒玉,三落至山腰,再落至山足。”便是三隐潭的真实写照。

臣子们看到皇上展示的图画,认定名山便是奉化雪窦山,只消把御敕赐到雪窦山干丈岩或者三隐潭即可。仁京皇帝依奏,命太监备了龙袍、御茶、玉报、予旨,领着数百名御林军,浩浩荡荡到名山谢龙。走到泰化溪口,打听名山去处,当时奉化人只知道雪窦山东麓有茗山,不知雪窦山即名山,于是太监便把皇上褒奖名山龙王的圣旨送进了茗山龙王庙。从此,三隐潭龙王与茗山龙王结了嫌隙,传说双龙在三隐潭激战过,至今潭整上下还留着一条条巨龙滚过的痕迹。两地行雨互不搭界,溪口一带向来有“雷雨不过牛背脊”之说,即牛背脊左边下雨而右边日出。

时隔二百年,宋理宗赵昀皇帝以为双龙矛盾对老百姓不利,于是亲自写了“应梦名山”四个大字,钤了玉玺,送到天下禅宗十刹之一雪窦寺,命刻石勒碑建亭供奉,这就是距三隐潭东北五公里、茗山西北十公里的御书亭的由来。

摘自《奉化布龙》王月曦编著。

Recent Post

奉化布龙的动作类型

奉化布龙的动作类型包括:第一类 八字舞龙;第二类 穿腾动作;第三类 翻滚动作;第四类 跳跃动作;第五类 造型动作。

奉化布龙的形成时限

奉化布龙的历史渊源虽然深厚,但从现有的材料看,真正产生距今仅350年左右,据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代老舞龙手陈世雄(已故)回忆,苕霅村最早的龙头手是陈满潮,村人都称阿满太公。

奉化布龙的来龙去脉

在奉化,关于龙的故事五花八门,全体认同的是蛇,以蛇为龙。雪窦山三隐潭龙王(小蛇)救过大宋皇帝;大堰镇石井村镇亭潭里住着的龙王是蟒蛇;弥勒转世的布袋和尚与东海龙王有不解之缘。离石井村百里之遥的溪口镇六诏(晋王羲之隐居处,因晋王发六道诏书召王羲之进京,王羲之不从,故命以地名,现属溪口镇,距奉化城45公里)有孟坞山,没有龙潭,却有龙王庙,每次去请龙祷雨时,有大眼镜蛇从大枫树上下来,任人抓进“圣缸”,据请龙人说,它从不咬入。

购物车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