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井龙王与方门货郎

石井村外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坑潭,奉化地方志称为镇旁潭,因位于天台山东脉镇亭山下而得名。此潭四面环山,状似漏斗,有收打箩绳的老农说,他曾把一根长一丈六尺的箩绳缠上一块石头放下去。接了24根,还没有到底的感觉。有一年修龙王庙,有两根屋桂掉进潭里再也没有浮上来,因此村民们相信这个坑潭是通海的(多半是因为这儿的先民不知道地下有暗河)。镇亭潭边有一个高约2米、大不过2平方米的石窟,中间石壁上有一道酷似巨形动物打磨出来的半圆形凹痕,相传是龙滚出来的。

有一位不曾留名的先生曾在潭边读书。有一天,他看到有龙在潭里吐出一团团云彩,于是书了“嘘气成云”四字刻在潭左石壁上。有了这么些令人费解的古迹,一则生动的神话故事就在奉化流传开来,而且家喻户晓。石井村还把故事梗概刻石勒碑竖在龙王庙旁边。故事如下:

在唐朝时,方门(位于尚田镇东南段,距镇亭潭45公里)有一个货郎,挑着货郎担走到楼岩(位于尚田镇西南段,距镇亭潭35公里)看到有一条大蟒蛇拦在路中央,他想跨跨不过,要赶赶不走,便对大蟒蛇说:“蛇呀蛇呀,你一定是走不动了吧,我来带依一阵好啦,只是依介长介大,我咋挑得起呀,依若能变得小些,我就挑依走。”那蛇真的缩小了,小得跟骨针似的。货郎便拉开小抽屉,让蛇游进去后,又挑起货郎担往镇亭山方向走去,走到镇亭山东麓一座悬崖上,突然觉得担子重了起来,再也挑不动了。他放下担子,拉开抽屉,那小蛇呼地蹿出担子,笔直地向悬崖冲了下去,紧接着,货郎听到一声巨响,他战战兢兢地蹭到悬崖顶探头向下望,只见潭里风起云涌,水花如瀑。他这才明白,他挑来的不是一般的蛇,而是镇亭潭里的龙王,于是大声说:“龙王爷啊,我辛辛苦苦把你挑来,你也该让我看看你的真相呀。”龙先把算筒似的龙背拱出来给他看,他还不满意,要看全身,龙于是整个儿跳出水面。货郎受了惊吓,掉下悬崖摔死了。那龙很过意不去,便变化成老农,到方门货郎家做了三年长工。别人家的田里没有水,货郎家的田里水不干;别人家一年只有三分收成,货郎家年年大丰收,但是只要谁家求他帮忙,一定会有求必应。三年以后的六月十八,老龙要回原潭了,货郎的老婆很感激他,对他说:“依在我家做了三年,使我家产比货郎在世的时候还要多,依自家却连澡都呒有洗过一次,我给你烧点热水,好好清洗一下吧。”龙说:“我洗澡要用七只缸呢,你备得起来吗?”女人真的借了七只缸而且装满了水。老头跳进水里,便变成龙腾空而去。方门人这才知道那老头是龙王变的,从此,方门人把镇亭潭龙王当做最可信赖的保护神,每到六月十八,都要派代表到镇亭潭祭拜龙王。

摘自《奉化布龙》王月曦编著

Recent Post

奉化布龙的动作类型

奉化布龙的动作类型包括:第一类 八字舞龙;第二类 穿腾动作;第三类 翻滚动作;第四类 跳跃动作;第五类 造型动作。

奉化布龙的形成时限

奉化布龙的历史渊源虽然深厚,但从现有的材料看,真正产生距今仅350年左右,据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代老舞龙手陈世雄(已故)回忆,苕霅村最早的龙头手是陈满潮,村人都称阿满太公。

奉化布龙的来龙去脉

在奉化,关于龙的故事五花八门,全体认同的是蛇,以蛇为龙。雪窦山三隐潭龙王(小蛇)救过大宋皇帝;大堰镇石井村镇亭潭里住着的龙王是蟒蛇;弥勒转世的布袋和尚与东海龙王有不解之缘。离石井村百里之遥的溪口镇六诏(晋王羲之隐居处,因晋王发六道诏书召王羲之进京,王羲之不从,故命以地名,现属溪口镇,距奉化城45公里)有孟坞山,没有龙潭,却有龙王庙,每次去请龙祷雨时,有大眼镜蛇从大枫树上下来,任人抓进“圣缸”,据请龙人说,它从不咬入。

购物车
滚动至顶部